千龙-法晚联合报道(记者王雯雯)6名在编干警管辖着5个山区乡镇、404个自然村中3.5万人口所有的民事纠纷。
怀柔法院汤河口法庭地处怀柔北部山区,距离北京城区110公里的法庭,是全市法院派出法庭中距离北京城区最远的一个,被称为“北极法庭”。由于案件地点分散,汤河口的法官经常一周有3天要带上国徽下村审案。
前些年,法庭面对的多是一些标的额不大的案件,案件当事人也多为乡里乡亲。随着“旅游小镇”“新农村建设”,案件标的额随之增大,为此,汤河口法庭建立了“一三三”多元化纠纷解决新机制,在诉前实现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“三调联动”。
条件艰苦
完成工作时遇大雪封路 花10小时徒步走回法庭
“北极法庭”的远,一直都很凸显。1955年,第一任庭长王文海来到这里,一个人,一匹马,组建了最初的汤河口法庭。只要辖区范围内出现问题,不论多远他都会赶过去。
由于案件地点分散,汤河口的法官经常一周有3天要带上国徽下村审案。
1982年12月,汤河口法庭第三任庭长张绍福、助理审判员徐学文、书记员宋长华坐公交车去崎峰茶乡的河北村下乡办案。等他们工作完成准备返回时,突然下起了大雪。道路封闭,一时通不了公交车。
当天正是干警崔建军值班,由于积雪太厚,他十分担心三个人的安长沙癫痫病医院排行榜全。八点、九点、十点……崔建军不断开门,但只能见到一片白雪皑皑。
十一点,门外有了动静,崔建军赶紧开门,只见三个人站在门口,头上、身上、鞋上,全是积雪,脸冻得通红,像三个雪人。
后来才知道,原来三个人为了不影响法庭工作,决定步行回法庭,45公里的山路,他们走了10多个小时……这一幕,深深刻在了今天已经担任怀柔法院党组副书记、副院长崔建军的心里。
多年过去,在历任庭长和法官们的努力下,法庭的条件随着硬件的提升已经大大改善,“现在的法庭两千多平米的小楼,第十二任庭长陶杰带领的年轻法官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1岁,无论是办公条件、人员素质、调解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。”崔建军说。
耐心调解
村民管法官叫“大人”村干部协助工作
“当事人到了法庭,经常都不知道怎么称呼我们,有管法官叫‘大人’的,也有管法院叫‘政府’的。”法官胡光明笑着说,“很多当事人来到法院连诉状都不会写,更别说发生纠纷后还要保留证据了”。
汤河口的法官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无奈的案子,比如:当事人来分房子,可房子还没盖;当事人起诉邻居赔树,可树都不知道在哪;开着奥迪的当事人三番五次来法庭,就为了讨回两袋面……
法官断案,要以事实为依据什么中药治疗癫痫病、法律为准绳,但对法律知之甚少的村民,有时并不买账,所以,常常需要村里的民调员和村干部协助。
一次,一户村民想收回出租的自家土地,重新规划,而租户早在多年前就把焦作专业癫痫医院这片土地用作坟地,如果要归还就涉及到迁坟,双方协调未果,因此村民把租户告上法庭。
按照法律规定,如果要判,这个坟肯定是要迁出的,但是陶杰庭长担心,如果要判了能不能执行,怎么执行,会不会引发一系列的其他案件?
“冤家易结,不易解,如果这个疙瘩系上了,可能就是几代人的恩怨了。”陶杰说。后来,被告提出,赔偿占用土地的损失,原告态度坚决,就是不同意。
陶杰开始找当地村民了解情况,听村里的老人说,之前有过迁坟的事情,但是一定要有德高望重的人组织这件事情。
陶杰听后赶忙顺着这个思路联系了村主任,对双方进行调解,在民调员和村干部的帮助下,最终此事圆满解决。
创新模式
“一三三”审判服判息诉率95%以上
汤河口法庭每年收案500件左右,传统案件以相邻关系纠纷、婚姻家庭纠纷、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主,民调员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展开调解。但近年来,随着“旅游小镇”“新农村的建设”,案件标的额随之增大,可能涉及到的当事人数量众多,只靠民调员力量并不够。
为此,汤河口法庭建立了“一三三”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新机制,通过调解员、镇政府、村委会、法庭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多方协作,共同解决问题。
汤河口长哨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,就遇到了类似情况,法庭运用“一三三”机制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。
今年年初,长哨营村的开发商起诉村民未按时结算工程款,60户村民等于60个案子,村民们知道这个事情之后,立刻起诉开发商称要房屋质量赔偿,又是60个案子。如果这120个案子全部走诉讼流程,对于法庭而言任务量巨大,并且此案件涉及人员众多,调解难度大。
汤河口法庭立刻联系村委会、镇政府、司法所、建筑商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权衡利弊,积极调解。截至目前,90%以上村民的问题得以解决。
“一三三”模式的建立,使大量矛盾纠纷在诉前得以圆满解决。据统计,汤河口法庭收案数实现了低增长甚至负增长,2016年法庭收案同比下降17.6%,2017年上半年收案同比下降6.1%。法庭每年诉前化解矛盾纠纷200件以上,服判息诉率始终保持在95%以上。
陶杰庭长说:“收案数量降低了并不意味着法庭的工作量减轻了,而是法庭工作重心前移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矛盾纠纷的预判和诉前处理中,各部门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密切配合,相互协作,从基层就把问题解决好。”
党建工程
立志把法庭打造成“家” 让干警们感受到温暖
因为汤河口地理位置特殊,所以这里的工作人员只有周三和周五才能回家团聚,因此汤河口法庭的法官们立志把这里打造成另一个“家”。根据这一实际情况,汤河口法庭提出“家·庭”党建工程,让干警们在“法庭”中感受“家庭”的温暖。
“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,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……”早上河南军海癫痫医院预约挂号七点半,汤河口法庭旁边的幼儿园响起了音乐声,此时,法庭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都坐在饭桌上准备吃早饭了。
吃饭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工作交流的时间,一些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在吃饭的时候,大家一起讨论,很多当时就可以迎刃而解。
刚来汤河口法庭工作三个月的王泽华,承担法庭记录工作。王泽华说,“刚开始记录的时候一阵蒙,当事人说话没有主语,语速还特快,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像是‘前儿个(前天)’‘歇晌儿(午休)’‘下晚了(黄昏时分)’等方言词,根本听不懂,我们有一个小本上面专门收集了这些俗语,平时多看看加上有什么不懂的赶紧问问老法官慢慢就好多了。”
由于一些当事人不会写诉状,很多诉状还需要法官来代写,法官写完诉状之后需要当事人按手印确认,法官王明泉让当事人按手印的时候听到当事人嘟囔了一句“嗯,按完手印就可以赔偿了。”王明泉赶紧解释这只是刚刚立案,然后又把整个诉讼流程跟当事人详细讲解。
“我们这6名在编干警,4个90后,这些年轻人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他们做不到的,他们总是能把一些新的元素融入到工作生活里。有一回主题党日活动,我要求他们集体唱歌,但只给了他们一个晚上的准备时间,都记不住歌词这咋办呢,他们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,用一个唱歌软件,把那个界面投影到屏幕上,这样伴奏也有了歌词也有了。”陶杰庭长笑着跟大家分享。
汤河口法庭荣誉事迹
2002年法庭被市委政法委、市人事局评为“人民满意政法单位”
2002年9月被最高人民法院、司法部授予全国法院系统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
2007年被市高院评为“北京市十佳人民法庭”
2010年荣立“集体一等功”
2011年荣获“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标兵”称号
2014年荣获“北京市法院先进集体”,同年被最高法院授予“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”
2016年荣获“北京市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”
2017年“家庭”党建工程被市高级法院评为“北京市法院党建创新规范化项目”